热点:
    责任编辑

    研究表明 孩子过早独睡,伤心更伤大脑

      [  中关村在线 原创  ]   作者:  |  责编:唐菲
    收藏文章 暂无评论

        上世纪后半期,在代表着“世界先进文化”的美国城市家庭中,父母们几乎没人怀疑“尽早训练孩子独自睡觉”的正确性,也几乎没人问为什么,因为大家认为这是有文化的人都该懂的“常识”。

        然而任何时代中,总有一些刨根问底的“好事者”,他们认为“常识”并不一定都是对的。好事者们做了大量研究,结果发现:在生理发育方面,与父母合睡的孩子比从小独睡的孩子更加稳定,例如:体温更稳定,心率更稳定,较少发生呼吸间停,等。与此同时,心理方面的长期跟踪结果,更加令人惊讶:从小与父母合睡的孩子更开心、更自信,焦虑程度更低,行为问题更少,更容易同他人建立亲密关系,在总体上也更加独立。

        也就是说,研究发现的事实与“常识”正好相反:无论在生理还是在心理方面,与父母合睡的孩子似乎都比独睡的孩子发展得更健康。不过,这些发现仅仅是孩子表现出来的“结果”。科学,必须找到“原因”。

    孩子过早独睡,可能损伤大脑

    “合睡”与“独睡”,造成了什么不同?

        七十年代末,布特勒(S.R. Butler)针对睡觉方式与生长的关系,进行了相关的动物研究,发现:与母亲合睡的幼年动物,体内具有更高水平的有益于大脑和心脏发育的生长激素及生化酶。

        在孩子合睡还是独睡的问题上,哥伦比亚大学生物心理学院主任霍弗尔(M.A. Hofer)一直是个刨根问底者。早在1982年至1983年间,霍弗尔的研究就已经发现,与母亲合睡的孩子,体内的皮质醇(cortisol)水平较低,而自己独睡的孩子皮质醇水平较高。

        皮质醇是一种应激激素(或俗称“压力荷尔蒙”),是人体在紧急情况下分泌的化学物质,使人产生心跳加速、血压升高、呼吸加快、肌肉紧绷等生理反应,以便应对眼前的危险;与此同时,消化、免疫等功能会减弱甚至暂停(因此有些人紧张时会胃疼,持续紧张的人容易生病)。如今,大量研究已经证明:水平较高、持续时间较长的皮质醇,对于儿童免疫系统、神经系统等的早期发育,具有很大的负面作用。

    独睡的孩子,为什么会有较高的皮质醇?为什么会有较高的皮质醇?

        我们似乎都知道:孩子自己睡觉时会害怕,因而会导致皮质醇的分泌。可是,在自己的房间里睡觉,明明很安全呀,有什么好害怕的呢?

        对此,潘克塞普的研究给出了明确的解释(Jaak Panksepp,当代生物心理学家、神经学家,情绪神经学Affective Neuroscience的奠基人)。

        每天晚上睡觉时,“黑暗”都可能会激活孩子的恐惧本能;而恐惧,则会启动神经系统的应急机制;应急机制启动后,身体分泌大量的皮质醇。在这种情况下,与父母合睡的孩子,可以得到及时的安慰,很快平静下来。而对于独睡的孩子,“黑暗”已经够可怕了,“孤单”无疑又会雪上加霜,因而皮质醇水平居高不下。

    孩子过早独睡,可能损伤大脑

    在心理成长方面,皮质醇会有什么负面影响?

        在皮质醇如何影响大脑发育的研究领域,霍弗尔还有一位强大的队友——艾伦•舒尔(Allan Schore),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神经心理学教授,他的研究方向是“情绪自控”的神经生理机制。舒尔指出,情绪自控的神经机制(简称“自控机制”),在早年是一个“既关键、又矛盾”的发育时期。所谓“关键”,指的是自控机制会在早年的发育中基本定型;所谓“矛盾”,指的是自控机制能否健康发育,依赖的不是孩子自己,而是外界环境,尤其是身边的大人。为什么呢?

        首先,“情绪冲动”与“情绪自控”分别由两套不同的神经机制负责。孩子在出生时,大脑处于“半成熟”状态,即:“冲动机制”已经成熟运转,而“自控机制”才刚刚开始发育。因此,年幼的孩子在黑暗中会本能地害怕,但是他自己还无法让情绪平静下来(“妈妈说过房间里很安全,所以我不用害怕”)。

        其次,自控机制的发育是否健康,直接受到“脑内化学环境”的影响。就像身体的健康离不开优质的空气一样,大脑的健康也需要一个优质的环境。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在不同的情况下,会分泌不同的化学物质,从而构成大脑发育的化学环境。而情绪,是影响内分泌的重要因素。简单而言,好情绪下所产生的化学物质通常对大脑有益,而坏情绪下所产生的化学物质通常对大脑有害,皮质醇就是有害物质之一。

        准确一点说,高水平皮质醇并不一定都有害。如果情况只是短暂的,也就是我们所说的“暂时的压力”,那么通常是无害的(除非是严重惊吓等极端情况,才会一次性造成创伤)。真正有害的,是持续的高水平皮质醇,它会对神经系统造成结构性的生理改变:一方面,会抑制甚至损伤自控机制的发育;另一方面,还会使冲动机制变得越来越活跃。冲动机制过度活跃、自控机制发育不良,是绝大多数心理问题的生理根源,包括幼年时期的多动、注意力不集中,以及成年后的焦虑、抑郁或易怒,等等,而大多数恶性事件的发生,正是自控机制彻底崩溃的结果。

        情绪自控,是社会生存的核心能力之一,并影响着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。我们都知道自控的重要,但却很少了解自控的生理机制在发育过程中所面临的“矛盾”:

    1. 孩子会本能地产生压力,但却无法自我调节,使皮质醇水平及时降低;

    2. 如果皮质醇无法及时降低,那么将影响自控机制在关键时期的健康发育。

        针对这一“矛盾”,舒尔明确提出:我们不可能、也不应该给孩子创造毫无压力的成长环境,但是当孩子产生压力时,我们必须及时提供帮助,帮他及时减压,及时恢复平静。霍弗尔和舒尔等人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——孩子情绪的“外部调节器”(External Regulator):当孩子感到紧张和压力时,成人必须充当外部调节器,及时并有效地帮助孩子缓解压力。从这个意义上讲,孩子的自控机制能否健康发育,很大程度上依赖着成人的调控能力。

        养育中的每一件事,在方法的层面,都没有标准答案。本文搬出一大堆名人大腕的研究,并不是要告诉大家“必须跟孩子合睡”,而是提出孩子睡觉时需要注意的一个新问题:压力,会“在暗中”对孩子造成长期影响。

        我们就用舒尔博士的观点作为结语吧:“合睡”或“独睡”的方式并不是问题的关键,重要的是成人能否帮孩子及时缓解“夜间的压力”,让孩子重新进入放松的睡眠状态。不要认为孩子没有哭,就等于放松。事实恰恰相反,与哭闹的孩子相比,“害怕但不哭”的独睡孩子,体内的皮质醇水平更高。

        当然,这样的结语只是就事论事的科学研究。养育孩子的过程中,我们对于几乎每一件事情的看法和处理,都反映着自己的生活状态,并渗透着个人价值观。比如,我们其实很清楚,孩子迟早都能自己睡觉,但还是急于想让孩子独睡。我们这种急切,是源于某种担心,还是因为想证明什么?科学本身的影响是有限的,只有在更全面地反思自己之后,养育的方式才能得到更全面的优化。

    bb.zol.com.cn true //bb.zol.com.cn/557/5578080.html report 5215 上世纪后半期,在代表着“世界先进文化”的美国城市家庭中,父母们几乎没人怀疑“尽早训练孩子独自睡觉”的正确性,也几乎没人问为什么,因为大家认为这是有文化的人都该懂的“常识”。然而任何时代中,总有一些刨根问底的“好事者”,他们认为“常识”并不一定都是对的...
    不喜欢(0) 点个赞(0)

    推荐经销商

    投诉欺诈商家: 010-83417888-9185
    • 北京
    • 上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