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点:
    责任编辑
    出牙攻略 妈妈咨询关于宝宝长牙的问题
      [  中关村在线 原创  ]   作者:  |  责编:唐菲
    收藏文章 阅读全文 暂无评论

        流口水。多为出牙期的暂时性表现,几乎是所有出牙期的宝宝共有的特征。等到一周岁左右,随口腔深度增加,吞咽功能完善,会慢慢消失。

        爱咬人、爱啃咬。长牙的宝宝可能见人(或物)就咬,包括喜欢吃手,从他自己的手到妈妈的乳头、甚至陌生人的手指头,无非是想借啃咬的施力来减轻牙床下长牙的压力。

        食欲不振、不爱吃奶。宝宝很想塞个东西进嘴巴而显得急欲吸奶,但一旦开始吸奶又会因为吸吮的动作而使牙床疼痛,于是又显得对吸奶毫无兴趣,已经开始吃固体食物的宝宝也会拒绝进食固体食物。

        烦躁易怒。当齿尖愈来愈逼近牙床顶端,发炎的情形愈严重,不断的疼痛使宝宝变得易怒,你会明显感觉宝宝啼哭的次数增加,睡觉越来越不安稳。

    出牙攻略
    流口水是出牙的信号

        轻微发热。只要体温不超过38℃,且精神好、食欲旺盛,就无需特殊处理,让宝宝多喝些开水就行了;如果体温超过38.5℃,并伴有烦躁哭闹、拒奶等现象,则应及时就诊。

        腹泻。当宝宝有腹泻,大便次数增多、但水分不多时,应暂时给宝宝停止添加其他辅食,以粥,细、烂面条等易消化食物为主,并注意餐具的消毒;若次数每天多于7次、且水分较多时,应及时就医。

        拉耳朵、摩擦脸颊。牙床的疼痛可能沿着神经传到耳朵及颚部,尤其是长臼齿时,所以宝宝会出现抓耳朵或摸脸颊的举动。


    bb.zol.com.cn true //bb.zol.com.cn/518/5184590.html report 1031 流口水。多为出牙期的暂时性表现,几乎是所有出牙期的宝宝共有的特征。等到一周岁左右,随口腔深度增加,吞咽功能完善,会慢慢消失。爱咬人、爱啃咬。长牙的宝宝可能见人(或物)就咬,包括喜欢吃手,从他自己的手到妈妈的乳头、甚至陌生人的手指头,无非是想借啃咬的施力...
    提示:支持键盘“← →”键翻页阅读全文
    本文导航
    不喜欢(0) 点个赞(0)

    推荐经销商

    投诉欺诈商家: 010-83417888-9185
    • 北京
    • 上海